蜂蜜柚子茶的做法

 特色小吃培訓班   2024-07-09 20:19   237 views 人閱讀  0 條評論
摘要:

柚子上市了!柚子味甘酸、性寒,具有理氣化痰、潤肺清腸、補血健脾等功效,能治食少、口淡、消化不良等癥,能幫助消化、除痰止渴、理氣散結(jié)。柚子皮順氣、去油解膩、是清火的上品,長期食用還有美容之功效。蜂蜜有潤腸的作用。對于經(jīng)

  柚子上市了!

  柚子味甘酸、性寒,具有理氣化痰、潤肺清腸、補血健脾等功效,能治食少、口淡、消化不良等癥,能幫助消化、除痰止渴、理氣散結(jié)。

  柚子皮順氣、去油解膩、是清火的上品,長期食用還有美容之功效。

  蜂蜜有潤腸的作用。

  對于經(jīng)常便秘、容易生暗瘡的人,服用蜂蜜柚子茶可以很好的改善這些癥狀。堅持服用蜂蜜柚子茶3個月,就可以達到"改變體質(zhì)”的作用。

  如今,市售的蜂蜜柚子茶大都打著"韓國”的旗號,其實,仔細閱讀說明書會發(fā)現(xiàn)很多都是國內(nèi)生產(chǎn)的。前兩年曾經(jīng)吃過不少市售的蜂蜜柚子茶,發(fā)現(xiàn)無論是國產(chǎn)品還是舶來品都不能讓人十分滿意。首先,味道極甜,讓人不禁懷疑究竟有多少蜂蜜的成分在里面;其次,顏色鮮艷,質(zhì)地及其濃稠,是否有人工添加的色素和膠質(zhì)?第三,防腐劑應該不會少的吧?

  于是,還是自己做吧——

  自制蜂蜜柚子茶,原料很簡單,關鍵是去除苦味兒,我有妙招——

  其一,選擇合適的原料,并注意各種原料的比例。1000克左右的柚子,搭配100g冰糖和500g蜂蜜,味道剛剛好。柚子要選個頭圓圓的、肉質(zhì)比較細嫩的;冰糖最好用黃冰糖,看配方原料是蔗糖而不是白砂糖的;蜂蜜要用味道比較淡的,避免沖了柚子的香氣,最好是質(zhì)地比較濃稠的蜂蜜。

  其二,處理好柚子皮。蜂蜜柚子茶的清火順氣、美容祛斑的功效主要來自柚子皮,其顏色和風味口感也和柚子皮有很大的關系。但是,柚子皮味道極苦,處理不好就會影響成品風味,不好吃。為此,我查找了很多資料,看過很多筒子們的食譜,總算找到了一個好一些的方法,做過幾次后,自認效果很不錯。具體請往下看——

  找到合用的原料,付出一點兒耐心,一杯香濃滋潤、暖身養(yǎng)顏、有益身心的健康飲品就在自己的手中誕生了——

  【健康甜品】蜂蜜柚子茶:甜美滋潤溫暖一冬

  材料:柚子一個(帶皮,約1000g左右),黃冰糖100g,蜂蜜500g,清水150m1

  蜂蜜柚子茶的做法

  1、柚子充分清洗干凈:先用餐洗凈泡洗,再用細鹽搓洗,最后用60度左右的熱水沖洗干凈;

  2、用刮皮刀刮下柚子表皮,刮得越薄越好,盡量少帶出白色的部分;

  3、將刮下的柚子皮,細細切成細絲,越細越好;

  4、切好的柚子皮中加入少許鹽;

  5、下手,用中等力量搓揉至柚子皮出水發(fā)粘,用清水沖洗干凈;反復三次;

  6、最后一次沖洗干凈后,用淡鹽水浸泡柚皮絲3、4個鐘頭,甚至放進冰箱過夜;

  7、浸泡過的柚皮絲再次沖洗干凈,放進小鍋,加入清水和少許鹽,煮開10分鐘左右;

  8、撈出,沖洗干凈并擠干水分,備用。

  經(jīng)過如此處理的柚子皮,基本已經(jīng)沒有大的苦味兒了。

  9、剝出柚子肉;

  10、用料理機將柚子肉打碎,不必太細,有點粗粒也沒關系;(沒有料理機也也可以用勺子壓碎,也不費力)

  [page]

  11、將果肉碎、柚子皮和冰糖一起入鍋(不銹鋼鍋、玻璃鍋、砂鍋都行,就是別用鐵鍋),加入小半碗水(我大概加了150m1);

  12、開大火煮沸,轉(zhuǎn)小火慢熬,適當攪拌避免糊鍋底;

  13、熬制水分基本收干、質(zhì)地濃稠,關火,放涼至室溫;

  14、加入蜂蜜;

  15、攪拌均勻,注意順同一方向攪拌,不要攪散;

  16、裝進消毒過的密封容器,冷藏保存,三天后可以食用,時間越長苦味越小。

  我的,三天后略有苦味兒,五天后苦味兒盡消。

  健康飲食網(wǎng)小提示

  黃瓜和蜂蜜能一起吃:黃瓜與蜂蜜搭配食用,有清熱解毒的作用,適用于小兒夏季發(fā)熱等癥。

  西紅柿和蜂蜜能一起吃:西紅柿配以生津養(yǎng)顏的蜂蜜,能為人體提供較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有滋陰生津、養(yǎng)血補血、利水降壓等功效。適用于貧血、高血壓病。

  關鍵詞:柚子蜂蜜蜂蜜食譜蜂蜜柚子茶

  柚子發(fā)苦去火嗎

  柚子肉富含維生素C和類胰島素成分,因此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減肥、美容、滋補身體等功效。如果上火了,還是要選擇發(fā)苦的柚子,它清心去火的功效...[更多]

本文地址:http://m.www48783.com/37850.html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quán)歸 特色小吃培訓班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zhuǎn)載請保留出處!

 發(fā)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