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治痔瘡
痔瘡患者常食馬蹄也大有益處。
9、輔助治療癌癥
茡薺還含有防治癌癥的有效成分,臨床中多用于肺癌、食道癌、乳癌,是很好的輔助治療食品。
吃馬蹄的好處
馬蹄,這兩個字很多人都不知道正確的念法,是因為可能很少吃它或者見到它,但是說到馬蹄,大家就非常的熟悉了,其實馬蹄就是馬蹄,是一種很常見的蔬菜,非常的清脆可口,而且非常的有營養價值,那馬蹄究竟有哪些功效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其實馬蹄和板栗非常像,而稱作馬蹄是因為形狀得名。而它不僅是形狀,連性味、成分、功用都與栗子相似,又因它是在泥中結果,所以有地栗之稱。馬蹄皮色紫黑,肉質潔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譽,北方人吧它視為江南人參。而馬蹄既可作為水果,又可算作蔬菜,是大眾喜愛的時令之品。
一、能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維持生理功能
馬蹄中含有磷是根莖蔬菜中高的,而磷對牙齒骨骼的發育有很大好處,同時可促進體內的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物質的代謝,調節酸堿平衡。因此馬蹄非常適于兒童食用。可以促進兒童的生長發育。
二、抗菌抗炎
英國的學者在對馬蹄的研究中發現了一種不耐煩的抗菌成分——荸薺英。這是馬蹄獨有的成分,而這種物質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產抽桿菌及綠膿桿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研究還發現這個成分對降低血壓也有一定效果。而且這種物質還對肺部、食道和乳腺的癌腫有防治作用。
三、有預防急性傳染病的功能
每年的春季都是很多流行病高發的季節,如麻疹、流行性腦膜炎較易發生,而馬蹄是很好的防病食品。
四、有清熱瀉火的良好功效
因為馬蹄是寒性食物,既可清熱生津,又可補充營養,所以宜用于發燒病人。它具有涼血解毒、利尿通便、化濕祛痰、消食除脹等功效。這些都可以很好的幫助病人清熱瀉火。
小小馬蹄卻有這么多神奇的功效,可是它雖然既是水果又是蔬菜,但是它不適合生吃, 因為馬蹄生長在泥中,外皮和內部都有可能附著著較多的細菌和寄生蟲,所以一定要洗凈煮透后方可食用,而且煮熟的馬蹄更甜。還有一點要提醒:因為馬蹄屬于生冷食物,對脾腎虛寒和有血淤的人來說不太適合。
強力清肺選馬蹄
馬蹄皮色紫黑,肉質潔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譽,北方人視之為江南人參。馬蹄既可作為水果,又可算作蔬菜,是大眾喜愛的時令之品。
馬蹄質嫩多津,可治療熱病津傷口渴之癥,對糖尿病尿多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近年研究還發現馬蹄中含有一種抗病毒物質,可抑制流腦、流感病毒。
清肺指數:★★★★
健康TIPS:馬蹄不宜生吃,因為馬蹄生長在泥中,外皮和內部都有可能附著著較多的細菌和寄生蟲,所以一定要洗凈煮透后方可食用,而且煮熟的馬蹄更甜。另外,馬蹄屬于生冷食物,對脾腎虛寒和有血淤的人來說不太適合。
馬蹄是我們餐桌上的常客,而且,做法也很多,通常它都是作為配菜,或者煲湯,或者作為炒菜的配料,都會給整個菜肴增加美味,有一道名菜,炒全素,里面就一定會有馬蹄,而它那獨特的清脆香甜會讓整個菜肴都那么的吸引人的胃口。
馬蹄治病偏方
治太陰溫病,口渴甚,吐白沫粘滯不快者:馬蹄汁、梨汁、鮮葦根汁、麥冬汁,藕汁(或用蔗漿)。臨時斟酌多少,和勻涼服,不甚喜涼者,重湯燉溫服。(《溫病條辨》五汁飲)
治肝經熱厥,少腹攻沖作痛:大馬蹄四個,海宅(漂去石灰礬性)一兩。上二味,水二鐘,煎八分服。(《古方選注》雪羹)
治黃疸濕熱,小便不利:馬蹄打碎,煎湯代茶,每次四兩。(《泉州本草》)
治下痢赤白:取完好馬蹄,洗凈拭干,勿令損破,于瓶內入好燒酒浸之,黃泥密封收貯。遇有患者,取二枚細嚼,空心用原酒送下。(《唐瑤經驗方》)
治痞積:馬蹄于三伏時以火酒浸曬,每日空腹細嚼七枚,痞積漸消。(《本經逢原》)
治腹滿脹大:烏芋去皮,填入雄豬肚內,線縫,砂器煮糜食之,勿入鹽。(《本草經疏》)
治大便下血:馬蹄搗汁大半鐘,好酒半鐘,空心溫服。(《神秘方》)
治婦人血崩:鳧茈一歲一個,燒存性,研末,酒服之。(《綱目》)
治咽喉腫痛:馬蹄絞汁冷服,每次四兩。(《泉州本草》)
治小兒口瘡:馬蹄燒存性,研末摻之。(《簡便單方》)
治尋常疣:將馬蹄掰開,用其白色果肉摩擦疣體,每日三至四次,每次摩至龐體角質層軟化,脫掉,微有痛感并露出針尖大小的點狀出血為止。連用七至十天。
治食道癌:馬蹄10只,帶皮蒸煮,每日服食。
通腸利便:馬蹄500克,煮熟搗爛,加鹽、姜、豆粉,擠成丸子,油炸后撈起。生粉勾芡成鹵,澆在丸上,味鮮滑口,可消食開胃,利腸通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