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的營養價值 冬瓜營養高千萬別小瞧

 特色小吃培訓班   2018-10-28 12:25   6,676 views 人閱讀  0 條評論

冬瓜營養的中醫解析

文獻選錄

【藥名】冬瓜

【別名】白瓜、水芝、白冬瓜、地芝、濮瓜、東瓜、枕瓜。

【性味】味甘;淡;性微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0~120g;或煨;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歸經】歸肺;大小腸;膀胱經。

【功效】利尿;清熱;化痰;生津;解毒。

【考證】出自《本草經集注》。

【主治】水腫脹滿;淋病;腳氣;痰喘;暑熱煩悶;消渴;癰腫;痔漏;并解丹石毒;魚毒;酒毒。

【各家論述】

1.《別錄》:主治小腹水脹,利小便,止渴。

2.陶弘景:解毒,消渴,止煩悶,直搗絞汁服之。

3.孟詵:益氣耐老,除胸心滿,去頭面熱。

4.《日華子本草》:除煩。治胸膈熱,消熱毒癰腫;切摩痱子。

5.《本草圖經》:主三消渴疾,解積熱,利大、小腸。

6.《本草衍義》:患發背及一切癰疽,削一大塊置瘡上,熱則易之,分散熱毒氣。

7.《日用本草》:瘥五淋。

8.《滇南本草》:治痰吼,氣喘,姜湯下。又解遠方瘴氣,又治小兒驚風。潤肺消熱痰,止咳嗽,利小便。

9.《本草再新》:清心火,瀉脾火,利濕去風,消腫止渴,解暑化熱。

10.《隨息居飲食譜》:清熱,養胃生津,滌穢治煩,消癰行水,治脹滿,瀉痢霍亂,解魚、酒等毒。亦治水腫,消暑濕。

吃冬瓜有什么好處

冬瓜是一種藥食兩用瓜類蔬菜。據《神農本草經》記載:冬瓜性微寒,味甘淡無毒,入肺、大小腸、膀胱三經。能清肺熱化痰、清胃熱除煩止渴,甘淡滲痢,去濕解暑,能利小便,消除水腫之功效。

其它中醫典籍諸如《別錄》、《開寶本草》、《本草綱目》中都有關于冬瓜藥用的記載,在民間通常用來治療肺熱咳嗽、水腫脹滿、暑熱煩悶、瀉痢、痔瘡、哮喘、糖尿病、腎炎浮腫、魚蟹中毒。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利小便止渴

能益氣耐老,除心胸脹滿,去尖面熱,利大小腸,壓丹石毒。可消熱毒癰腫。將冬瓜切成片摩擦痱子,治療效果極為好。搗成汁服,可以治愈消渴煩悶,解毒。

冬瓜熱吃味佳,冷吃會使人消瘦。煮食養五臟,因為它能下氣。想要體瘦輕健,可以多吃冬瓜;要想長胖的人則不要吃。

只要是患有發背及一切癰疽的人,可以削一大塊冬瓜貼在瘡上,感到瓜熱時就換掉。用冬瓜,散熱毒很好。但久病陰虛的人要忌食。

降血糖血壓

由于冬瓜含Vc較多,且鉀含量高,鈉鹽含量低,所以適合需低鈉食物的高血壓、腎臟病、浮腫病等患者。

南朝醫學家陶景弘說冬瓜“解毒、消渴、止煩悶,生搗絞汁服之”,所提到的消渴癥即為糖尿病。對20例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患者,用鮮冬瓜皮水煎代茶飲用進行治療,獲得滿意的效果。

冬瓜瓤汁、冬瓜子煎汁內服對治療糖尿病、口渴等癥效果較好。

護腎

冬瓜汁及冬瓜提取物能增加動物排尿量,減輕由升汞引起的腎病病變程度,并具有顯著減少血清肌醉含量的作用。

病理組織學顯示,冬瓜總氨酸(大劑量)、冬瓜葫蘆素對升汞引起的腎損傷均有較明顯的保護和阻斷作用。

由冬瓜提取物為主料,配以枸杞、茯苓等具有健脾補腎、清熱利尿功效。

明顯增加排尿量,降低血清尿素氮和主要臟器脂質過氧化物的含量,提高SOD活力,調節免疫功能,改善臨床癥狀,具有保護腎功能的作用。

民間有利用冬瓜皮、蠶豆和水熬煎,去渣飲水,可治腎病水腫和心臟病水腫之功效。冬瓜鯉魚煮湯可治療慢性腎炎。

減肥及降脂

古人已知道冬瓜具有減肥功能。如唐朝孟腕《食療本草》中說:“熱者食之佳,冷者食之瘦人。熟食練五臟,為其下氣故也。”

另外,據《本草綱目》載:冬瓜能益氣除煩,“欲得的體瘦輕健者,則可常食之,若要肥,則勿食也”。

冬瓜同時還具有很好的美容功能。如唐代《圣濟總錄》書中介紹了古人用冬瓜制作面脂進行美容的方法。

另外,據《本草綱目》載:冬瓜瓤白,綿軟,用它洗臉,洗身,可除膚褐斑,令膚色柔軟光潔、白皙。

《神農本草經》記載:冬瓜子能令人“面容生輝”;《大明本草》說它能治愈皮膚炎癥,令膚色潤澤,冬瓜子是古代面脂中的常用藥。

護肝

利用中藥當歸、冬瓜子并聯合使一用胸腺膚小劑量乙肝疫苗治療HBeAg陽性乙型肝炎8例,經三個月治療復查HBeAg陰轉(ELisas)率達62.5%,谷丙轉氨酶75%完全恢復正常。

本文地址:http://m.www48783.com/21562.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特色小吃培訓班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