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癟是什么,它有什么功效

 特色小吃培訓班   2023-01-26 21:39   681 views 人閱讀  0 條評論
摘要:

如果不是黔東南地區的人,可能都不知道牛癟是什么?其實這是黔東南地區自創的一道菜,是音譯出來的。牛癟在貴州省黔東南地區飽受歡迎,侗族同胞更是喜愛。牛癟的營養價值非常高,但是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它的味道。你是不是很好奇牛癟到底是什么呢?下

  如果不是黔東南地區的人,可能都不知道牛癟是什么?其實這是黔東南地區自創的一道菜,是音譯出來的。牛癟在貴州省黔東南地區飽受歡迎,侗族同胞更是喜愛。牛癟的營養價值非常高,但是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它的味道。你是不是很好奇牛癟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一、牛癟是什么

  牛癟(biě),又被稱為“百草湯”,牛癟和羊癟,是黔東南非常奇特的一種食品,不少外地人難以接受,實際是衛生、科學、可口的菜肴。它是在宰殺牛羊時,將其胃液取出并過濾干凈,在烹制牛羊肉將熟時,放入適量。烹制好的牛癟和羊癟是黃綠色,入口微苦,有健胃、祛熱和助消化的功效,被黔東南少數民族視為待客上品。“牛癟”的制作工序復雜,將牛羊宰殺后取其胃及小腸里未完全消化的內容物,擠出其中的液體,加入牛膽汁及佐料花椒、生姜、陳皮、香草等,放入鍋內煮沸,文火慢熬,將液體表面的泡沫及雜質除掉,過濾回鍋加入食鹽、蔥蒜、辣椒即成。可以將牛肉放湯中一起煮食,也可以“牛癟”作鹽碟,用煮熟的牛肉蘸著吃。

  牛癟有湯鍋與干鍋之分,即火鍋湯汁的多少。湯鍋牛癟比較鮮嫩,而干鍋牛癟香味更濃郁、熱烈。

  二、牛癟分布區域

  吃牛癟,除多見于貴州的黎平、從江、榕江和錦屏等縣的侗族、苗族居住區以外,還見于廣西三江、融水等縣。

  三、牛癟的功效

  牛食百草,其中許多是草藥,而牛膽則有消炎的功效,牛黃入藥清火瀉熱眾所周知。“牛癟”既是一味獨特的美食,還具有消炎解表、治療炎癥和感冒等功用。

  四、牛癟的傳統做法

  侗家的牛癟是這樣做的,在侗家人們殺牛前,首先給牛喂湯鍋牛癟些牛愛吃的中草藥—像首烏葛根綠豆柴胡參黨土

  人參當歸防風金蕎麥等等和一些新鮮的鮮草,喂半小時左右把牛殺了。

  將牛剛吃進到胃還沒有消化的這些中草藥取出放入高溫鍋加二倍以上的高溫沸煎三十分鐘后取出。

  然后用絲瓜多次去渣,去渣干凈后存放在一邊備用。

  然后將新鮮的牛肉放在樟木制的砧板上切絲(樟木制的砧板可以殺牛肉上有的牛肉釘),切好后放入鍋中拌生姜片爆炒二十分鐘左右,炒熟后可以將牛癟倒入牛肉中(如果是炒牛肉則放少些,拌后炒到半干即可以了。

  如果搞火鍋則至少放入現有牛肉的兩倍),同時加鹽味精等配料,要吃時還要放些五香(即石菖蒲)藿香川芎等為香料即可。

  看完文章我們都知道了,牛癟其實就是牛的消化道里沒來得及完全消化的食物殘渣。它是一種綠色粉末,當然這只是牛癟的原材料,需要經常加工制作才能成為美食。可能有人會有疑問,已經消化過的食物,怎么可能營養豐富呢?其實牛體吸收的營養物質全部集中在小腸最初的位置,取這里的殘渣制作而成的牛癟,營養價值也就非常高了。

本文地址:http://m.www48783.com/32262.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特色小吃培訓班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