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線是一種常見的食物,不管是在學校食堂還是街市餐館,我們都可以經常見到它們的身影。米線做法簡單,燙后即熟,配上美味的湯頭和各色佐料,滋味可是相當不錯的。煮熟后的米線基本上呈白色,有粗細之分,味道也大有差別。有的米線吃起來筋道爽口,有的米線吃起來一咬即斷。那么,大家知道米線到底是什么做的嗎?接下來,九州醉餐飲網的小編就來告訴大家米線是什么做的。
一、米線是什么做的
米線在廣東叫米粉,在廣西叫線粉、粉干。是選用優質大米經過發酵、磨漿、澄濾、蒸粉、擠壓、煮制等工序而成的線狀食品。 米線加工方法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大米經過發酵后磨粉制成的,俗稱“酸漿米線”,筋骨好,滑爽回甜,有大米的清香味,也是傳統的制作方法。另一種是大米磨粉后直接放到機器中擠壓成型,靠摩擦的熱度使大米糊化成型,稱為“干漿米線”。干漿米線曬干后即為“干米線”,方便攜帶和貯藏。食用時,再蒸煮發漲。干漿米線筋骨硬,咬口,線長,但缺乏大米的清香味。如今第一類的制作方法在云南等地還有保存,而第二類制作方法卻因為簡單實用,逐漸推廣開來。
二、米線制作方法
1、將大米倒入木桶,用涼水浸泡半小時,放掉水,控干廠將米碾成面,或用粉碎機將米粉碎成面。
2、將米面加涼水合成耙。水、面比例以和好后,面耙表面能自然聚成平面為宜,面不成疙瘩,比和元宵面稀一些。
3、將和好的耙送入米線壓榨機(舊法手工操作,使用十分笨重、龐大的壓米線器械)。15分鐘后即成熟米線。將米線晾24小時,使之回生,用水浸泡散開。
4、用時再將米線放進鍋內煮,煮熟為止,再用涼水浸半小時泡散,撈出控干即可盛碗上桌。
三、過橋米線食用指南
過橋米線由湯、片、米線和佐料四部分組成。米線則以細白、有韌性者為好。吃時用大磁碗一只,先放熟鵝油、味精、胡椒面,然后將雞、鴨、鵝、排骨、豬筒子骨等熬出的湯舀入碗內端上桌備用。此時滾湯被厚厚的一層油蓋住不冒氣,但食客千萬不可先喝湯,以免燙傷(注:一般封頂的油為鵝油)。要先把鴿雞磕入碗內,接著把生魚片、生肉片、雞肉、豬肝、腰花、魷魚、海參、肚片等生的肉食依次放入,并用筷子輕輕撥動,好讓生肉燙熟。然后放入香料、叉燒等熟肉,再加入豌豆類、嫩韭菜、菠菜、豆腐皮、米線,最后加入醬油、辣子油。過橋米線就是在煨好的鵝湯中加入米線和其他食品的一種獨特的吃法。初去云南吃此小吃的人如不向別人請教會鬧出笑活:湯是滾燙的,由于表面有一層鵝油,一點熱氣也沒有,初食者往往誤認為湯并不燙,直接用嘴去喝,這樣很容易燙傷嘴皮。因此,不能用嘴直接去喝湯。在食用時應先食鵪鶉蛋,再食生片,趁湯是最高溫的時候將生片燙熟。過橋米線是分食的,每人面前生片、鵝湯、蔬菜、米線各一碗。
四、經常食用米線的壞處
1、米線是我國古時候就有的食品,現代的米線,由于機械化制作的引入,與制作上的改良,與傳統產品已有所不同。
2、盡管兩者原料不一樣,如是按正常生產的產品,無論是米線還是米粉,都不含有害物質,應是健康食品。但現在的米線已經不安全了。因為用米不好的話,米線會很容易斷,所以很多小廠就添加“吊白塊”,可以使米線很筋,煮不斷,但“吊白塊”是有毒物質,對人體有害。目前,一般的小飯店用的多是這種,粉條也存在同樣的問題,但米線最為嚴重。
3、現在很多人為了經濟利益,在做米線的時候,為了降低成本,使米線不易斷,加入了掉白塊,這種物質如果由于長期食用,在體內積累,會讓人容易得上再生障礙性貧血;為了使米線更有筋道,加入了明礬,這種東西吃多了會大大增加得老年癡呆癥的風險。而且這些物質更是致癌物質,多吃對身體害處極大。
米線是什么做的?米線當然是大米做的。米線很好吃,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天來一碗熱氣騰騰的米線,整個身心都暖和了。與面相比,米線吃起來更加爽滑可口,這也是一些人不吃面只吃米線的原因。但是現如今,一些商家為了經濟利益,在米線里加入了明礬等容易致癌的物質,讓一些喜歡吃米線的朋友都不能夠放心地食用。所以雖說米線是可以吃的,但是不可多吃,多吃對身體并沒有什么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