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100克雞蛋含膽固醇680毫克,主要在蛋黃里。膽固醇并非一無是處,它是腦神經等重要組織的組成成分,還可以轉化成維生素D。蛋黃中還含有維生素A和B族維生素、卵磷脂等,是方便食用的天然食物。
美國、加拿大等國的研究者提出:有控制地供給足夠的營養(yǎng)膽堿,可以改善不同年齡人的記憶力,甚至青年人的記憶力,并且可以使60歲左有的人避免患“記憶力衰退癥”。
土雞蛋和洋雞蛋誰的價值高
土雞蛋口感好
“洋雞蛋”營養(yǎng)更均衡人們通常認為,土雞在自然環(huán)境中生長,吃的也都是天然食物,產出的雞蛋品質自然會好一些。而一般養(yǎng)雞場生產的雞蛋,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洋雞蛋”,因采用了專門的產蛋雞種和人工飼料,其營養(yǎng)價值可能不如土雞蛋。
因此,即使價錢貴出許多,很多人還是愿意購買土雞蛋,尤其是給老人、孕婦和孩子吃。那么,土雞蛋和“洋雞蛋”到底有什么區(qū)別,哪個營養(yǎng)價值更高呢?
土雞吃的是天然食物,農業(yè)部家禽品質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徐桂云副主任說,真正意義上的土雞應該是完全散養(yǎng)的,每天在林地里活動覓食,只吃蟲子、野草等天然食物。這種雞因為營養(yǎng)不均衡,下的蛋個頭比較小,但因為土雞吃綠葉菜較多,蛋黃中的類胡蘿卜素和維生素B2含量高,因此蛋黃更大,顏色更深一些。
不過,徐副主任說,事實上,除了自家飼養(yǎng)的土雞下的蛋外,現在市面上常見的那些批量生產的土雞蛋,大多是“洋雞土養(yǎng)”下出來的。
一些養(yǎng)雞場將產蛋雞放養(yǎng),讓它們在樹林、棉田里自由活動,和土雞一樣吃一些天然食物,同時再喂一定量的飼料,以保證蛋雞的營養(yǎng)均衡。這種雞蛋和土雞蛋沒有太大的區(qū)別,但價格比純粹的土雞蛋便宜,比“洋雞蛋”要貴許多。
我們所說的“洋雞蛋”,則是籠養(yǎng)雞下的蛋,它們只吃飼料。這種科學配方的飼料也可以囊括多種食物和營養(yǎng)物質,因此這種雞蛋的營養(yǎng)并不比上兩種差,價格卻是便宜的。
營養(yǎng)價值各有千秋
至于土雞蛋和“洋雞蛋”哪個營養(yǎng)更好,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學院范志紅副教授認為:還是“洋雞蛋”的營養(yǎng)價值更高一些。
范志紅說,養(yǎng)雞場里的雞所吃的飼料都是經過科學配比的,營養(yǎng)素含量全面均衡,因此產出的蛋中,鐵、鈣、鎂等礦物質元素的含量都高于土雞蛋。其次,洋雞所吃的飼料中添加了一定量的膳食纖維,使得蛋黃中的膽固醇和脂肪含量比土雞蛋低很多,更適合老年人食用。
目前,美國已經開始出售低脂肪、低膽固醇的特種雞蛋。這種雞蛋的飽和脂肪含量比普通雞蛋低25%,膽固醇低15%,維生素E和歐咪伽—3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高出好幾倍,同時富含碘和維生素B2,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癌癥和眼病。
而土雞產蛋很少,養(yǎng)分積累周期長,因此下的蛋脂肪含量較高,并不適合老年人長期食用。但土雞蛋也有優(yōu)勢,其中所含的歐咪伽—3不飽和脂肪酸和磷脂更高一些,這兩種物質可以促進膽固醇的代謝,對保護心血管非常有好處。
土雞蛋中的脂肪含量更高,所以蛋黃較大,非常適合做煮雞蛋和煎蛋,簡單的烹調方法能將它優(yōu)良的口感完全發(fā)揮出來。而普通雞蛋的蛋清較多,適合做蒸蛋或打蛋花用。
那么,是不是個小、粉皮、蛋黃大且呈橘紅色的就一定是土雞蛋呢?徐桂云副主任告訴記者,很多商販都宣稱粉殼蛋才是真正的土雞蛋,這種說法是沒有任何根據的。
通常來說,用白殼蛋雞和褐殼蛋雞雜交,下出來的蛋就是粉殼的,這在散養(yǎng)和籠養(yǎng)中都可以實現。還有一些不規(guī)范的飼養(yǎng)者,為了做出粉殼蛋,在雞的飼料中添加色素,因此,顏色過于鮮艷的粉殼蛋,大家好還是不要購買。
而真正的土雞蛋除具備一定的外表特征外,其蛋液比較稠厚,只有打開來看才能判別。
土雞蛋鑒別方法
1.看外觀土雞蛋的外觀上看,土雞蛋個稍小、色淺,較新鮮的有一層薄薄的白色的膜。
2.打開蛋殼,土雞蛋蛋清清澈粘稠,略帶青黃;蛋黃色澤金黃,浮在蛋清之上。土雞蛋雖然個頭小,但是蛋黃并不比洋雞蛋小。洋雞蛋個頭大,蛋清多——水分多,煎雞蛋時就看出來了,一下油鍋哧哧拉拉的直響。
另外,飼料中加有色素的雞所產蛋的蛋黃為紅色,往往被人冒充土雞蛋來賣。雖然它們很相似但還是能夠區(qū)分的:首先,前者的蛋殼較為粗糙;而土雞蛋蛋殼更為細膩、硬度大。
飼料雞蛋的蛋黃全部是紅色而土雞蛋則有紅有黃。這是因為只有吃了某些特殊草籽的雞才會產紅色蛋黃的蛋。
3. 土雞蛋因為產蛋周期長,所以蛋黃密度更高,打開后一根牙簽插在蛋黃中間可以直立起來,而其余雞蛋是不行的。
4. 土雞蛋殼堅韌厚實,含鈣量高,不像其它雞蛋殼那樣脆薄。將熟雞蛋剝殼放在手中揉捏,這種雞蛋即使被捏的扁扁的,蛋白也不會開裂,還是一只完整的雞蛋。
土雞蛋的錯誤吃法
一、吃未熟雞蛋易引起腹瀉
雞蛋蛋白含有抗生物素蛋白,會影響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使身體出現食欲不振、全身無力、肌肉疼痛、皮膚發(fā)炎、脫眉等癥狀。雞蛋中含有抗胰蛋白酶,影響人體對雞蛋蛋白質的消化和吸收。未熟的雞蛋中這兩種物質沒有被分解,因此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
雞蛋在形成過程中會帶菌,未熟的雞蛋不能將細菌殺死,容易引起腹瀉。因此雞蛋要經高溫后再吃,不要吃未熟的雞蛋。
生雞蛋的蛋白質結構致密,有很大部分不能被人體吸收,只有煮熟后的蛋白質才變得松軟,人體胃腸道才可消化吸收。生雞蛋有特殊的腥味,會引起中樞神經抑制,使唾液、胃液和腸液等消化液的分泌減少,從而導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二、吃煮老的雞蛋不易吸收
雞蛋煮得時間過長,蛋黃表面會形成灰綠色硫化亞鐵層,很難被人體吸收。蛋白質老化會變硬變韌,影響食欲,也不易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