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瓜絡的功效與作用,絲瓜絡是什么

 特色小吃培訓班   2018-10-05 10:40   3,175 views 人閱讀  1 條評論

(絲瓜絡的功效與作用,絲瓜絡是什么)絲瓜絡為葫蘆科植物絲瓜或粵絲瓜的成熟果實的維管束。又名天蘿筋(《脈因證治》),絲瓜網(《醫林纂要·藥性》),絲瓜殼(《分類草藥性》),瓜絡、絮瓜瓤(《廣州植物志》),天羅線(《藥材資料匯編》),絲瓜筋(《江蘇省植物藥材志》),絲瓜瓤(《河北藥材》),千層樓(《湖南藥物志》),絲瓜布(《四川常用中草藥》)。原植物粵絲瓜又名:棱角絲瓜。有通經活絡,解毒消腫的功效。

絲瓜絡

絲瓜絡的功效與作用

什么是絲瓜絡

為葫蘆科植物絲瓜Luffa cylindrica (L.) Roem.的果實的維管束。

植物形態:一年生攀援草本。莖有5棱,光滑或棱上有粗毛;卷須通常3裂。葉片掌狀5裂,裂片三角形或披針形,先端漸尖,邊緣有鋸齒,兩面均光滑無毛。雄花的總狀花序有梗,長10~15cm,花瓣分離,黃色或淡黃色,倒卵形,長約4cm;雌花的花梗長2~10cm;果實長圓柱形,長20~50cm,直或稍彎,下垂,無棱角,表面綠色,成熟時黃綠色至褐色,果肉內有強韌的纖維如網狀。種子橢圓形,扁平,黑色,邊緣有膜質狹翅?;ü?~10月。

絲瓜絡的藥用價值

絲瓜絡,又名絲瓜網、絲瓜殼、瓜絡、絮瓜瓤、天羅線、絲瓜筋、絲瓜瓤、千層樓,為葫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絲瓜的成熟果實中的維管束或者說絲瓜的枯老果實。絲瓜是我國夏秋季節常用蔬菜,全國大多數的省區有產,為栽培品,以江蘇,浙江所產者質量為好。絲瓜絡含木聚糖、甘露聚糖、半乳聚糖等,水煎劑有明顯的鎮痛、鎮靜和抗炎作用,臨床研究表明絲瓜絡內服與外用治療急性乳腺炎、眼部帶狀皰疹、甲狀腺腺瘤等有一定療效。

中醫理論認為,該品味甘性平,入肺、胃、肝經,為醫用、食療佳品,具有通經活絡、清熱化痰功效,《本草再新》記載:“通經絡,和血脈,化痰順氣”,可用于:①風濕痹證。本品善袪風通絡,唯藥力平和,多入復方中應用。治風濕痹痛,筋脈拘攣,肢體麻痹,常與秦艽、防風、當歸、雞血藤等配伍。②胸脅脹痛。本品能入肝活血通絡,常用于氣血瘀滯之胸脅脹痛,多配柴胡、香附、瓜蔞皮、郁金等。③乳汁不通,乳癰。本品體輕通利,善通乳絡,治產后乳少或乳汁不通者,常與王不留行、路路通、穿山甲、豬蹄等同用;治乳癰腫痛,每與蒲公英、浙貝母、瓜蔞、青皮等配伍。此外,本品又能治跌打損傷、胸痹等。

現代營養學認為,絲瓜所含各類營養在瓜類食物中較高,所含皂甙類物質、絲瓜苦味質、黏液質、木膠、瓜氨酸、木聚糖和干擾素等特殊物質具有一定的特殊作用。所含防止皮膚老化的維生素b1,增白皮膚的維生素c等成分,能保護皮膚、消除斑塊,使皮膚潔白、細嫩,是不可多得的美容佳品,故絲瓜汁有“美人水”之稱。絲瓜絡雖說性味甘平,但仍有“清”的功效,故素體虛寒、脾虛泄瀉或五更瀉者慎用。

絲瓜絡食療作用

味甘,性涼。歸肺、肝、胃經。體輕通利。

通經活絡,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止血。主治胸脅脹痛,風濕痹痛,筋脈拘攣,女子經閉,乳汁不通,痰熱咳嗽,熱毒癰腫,痔漏,水腫,小便不利,便血,崩漏。

絲瓜絡的食用方法

1、絲瓜絡湯

將絲瓜絡50克,加水500毫升,煮至300毫升,加適量蔥、姜、蒜、鹽、油等。每次150毫升,一天兩次,七天為一療程,用于治療乳腺發炎或乳房腫塊等;或絲瓜絡直接煎水外用,內外相合,效果更佳。

2、絲瓜絡鯽魚湯

取絲瓜絡30克,鯽魚500克,生姜、蔥、蒜、酒、食鹽少許,加水800毫升,煮至400毫升。每次200毫升,一天兩次,連用三四天。此湯有通絡下乳功用,用于產后乳少或乳汁不通者,補而不膩,通而有度。

3、絲瓜絡豬蹄湯

取絲瓜絡30克,豬蹄500克,生姜、蔥、蒜、酒、食鹽、油少許,加水800毫升,煮至400毫升。每次200毫升,一天兩次,連用三四天。豬蹄補而不膩,湯咸淡肥膩適中,一起吃完,有通絡下乳功用,用于產后乳少或乳汁不通者。

絲瓜絡治痛風效果如何

何為痛風病

痛風是一種古老的疾病,也是近年來的一種多發病,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關。歷史上許多著名的將相帝王都患有痛風,故痛風又稱為“帝王病”,也因此一直被視為和“酒肉”有密切關系的富貴病。

痛風的表現在關節,如果不用時治療,痛風的進一步發展還會影響到其他內臟器官,比較常見的是腎臟,因人體每天的尿酸有三分之二是由腎臟排泄,尿酸含量增高,就會加重腎臟的負擔,此外尿酸的結晶不僅會沉積在關節中,也會沉積到腎臟里,形成腎結石,最終導致不可逆轉的腎功能損害,連腎功能衰竭都有可能發生。

治療痛風

痛風的治療最重要的是低嘌呤食物,輕癥注意飲食就可以控制住,即使是嚴重的需要注意飲食啊,這個是藥物治療的基礎,否則治療效果不好的啊。

飲食治療是第一重要,應首先戒酒,尤其是啤酒,避免進食含高嘌呤飲食。動物內臟、骨髓、海味等含嘌呤最豐富 ;魚蝦類、肉類、豌豆、菠菜等亦含有一定嘌呤 ;水果、蔬菜、牛奶、雞蛋等則不含嘌呤。宜多飲水 ,以利于血尿酸從腎臟排出。一般就能夠好轉控制住癥狀的啊。

關于絲瓜絡治痛風一說

絲瓜絡能治痛風病嗎?一些人說到絲瓜絡可以治療痛風,這種辦法到底可不可以?是否會有效治療痛風?痛風屬中醫學“歷節風”“痹證”范疇。表現為拇趾、跖趾關節、足背、足跟、踝、指、腕等小關節紅腫劇痛反復發作,關節畸形。絲瓜絡煎湯代茶不僅可以祛風通絡,行血清熱,還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尿量,促進尿酸排出,因而使痛風癥狀減輕。如果長時間沒有療效,建議您及時到正規專業的醫院接受治療。

中藥絲瓜絡的釋名

《綱目》云:“(絲瓜)老則筋絲羅織,故有絲、羅之名?!比胨幱闷浣罱j,故名絲瓜絡。

中藥絲瓜絡的基原

為葫蘆科植物絲瓜成熟果實的維管束。

植物

絲瓜Luffa cylindrica(L.)Roem.[Momordica cylindrica L.] 又名天絲瓜、天羅、蠻瓜(《本事方》),天羅瓜(《普濟方》),天吊瓜、純陽瓜、倒陽菜(《滇南本草》)。

一年生攀援藤本。莖枝細長,粗糙,有棱溝,被微柔毛。卷須2-4歧。葉互生,掌狀心形或三角形,長、寬約12-20cm,掌狀5-7裂,裂片近三角形,基部心形,先端漸尖或銳尖。邊緣有鋸齒;葉柄粗糙。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為總狀花序,先開放;雌花單生,具長柄;花萼綠色,5深裂,裂片卵狀披針形,外面被細柔毛;花冠黃色或淺黃色,5深裂,裂片寬倒卵形,邊緣波狀;雄花雄蕊5,花藥2室,多回折曲狀,花絲分離;雌花子房下位,柱頭3,膨大。瓠果圓柱狀,下垂,未成熟時肉質,表面有深色縱條紋,成熟后黃綠色,內有堅韌的網狀絲絡。種子多數,黑色,卵形,壓扁,邊緣有狹翅。花期5-7月,果期6-9月。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此外,同屬植物粵絲瓜Luffa acutangula(L.)Roxb.形態與上種相似,惟莖、卷須、子房、果實等具縱棱。在江西南部、福建、廣東、海南、廣西等地有栽培。其成熟果實的維管束亦作絲瓜絡入藥。

中藥絲瓜絡的采集

夏秋季果實成熟、果皮變黃、內部干枯時采收,搓去外皮及果肉,或浸入水中至果皮和果肉腐爛后,取出洗凈,剪去兩端,曬干,除去種子。

中藥絲瓜絡的藥材

絲瓜絡Retinervus Luffae Fructus全體由維管束縱橫交錯而成,多為長圓形,兩端稍細,直徑5-10cm,長短不一,表面黃白色,粗糙,有時可見殘存果皮及果肉。體輕,質韌,富彈性,橫斷面有3個空腔,偶見殘留的黑色種子。氣微,味淡。

以個大、完整、潔凈、質韌、色淡黃白、無種子者為佳。

中藥絲瓜絡的化學成分

絲瓜絡含木聚糖(xylan),甘露聚糖(mannan),半乳聚糖(galactan)等。

中藥絲瓜絡的功效

通經活絡,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止血。主治胸脅脹痛,風濕痹痛,筋脈拘攣,女子經閉,乳汁不通,痰熱咳嗽,熱毒癰腫,痔漏,水腫,小便不利,便血,崩漏。

1.《脈因證治》:"治疝。"

2.《醫林纂要?藥性》:"涼血滲血,通經絡。"

3.《藥性考》:"疏風行痰,下乳,消癰腫驟,解毒殺蟲,便血痔漏。"

4.《本草再新》:"通經絡,和血脈,化痰順氣。"

5.《分類草藥性》:"治乳腫疼痛,火煅存性沖酒服。研末調香油涂湯火傷。"

6.《本草用法研究》:"清熱化痰通絡。"

7.《現代實用中藥》:"為清涼性活血、通經、解毒藥,能通乳汁,治癰疽不斂等癥。又為止痛、止血藥,用于腸出血、赤痢、婦人子宮出血、睪丸炎腫、痔瘡流血等。"

8.《山東中藥》:"治小便不利,關節腫痛。"

9.《全國中草藥匯編》:"清熱解毒,活血通絡,利尿消腫。主治筋骨酸痛,胸脅痛,閉經,乳汁不通,乳腺炎,水腫。"

10.《四川中藥志》(1979年版):"用于胸痹、坐骨神經痛、中風后半身不遂、跌撲損傷。"

中藥絲瓜絡的作用(藥理作用)

1.鎮痛、鎮靜作用

絲瓜絡水煎劑對化學、電、熱刺激所致的疼痛有明顯的鎮痛作用,其鎮痛強度與顱痛定相似。絲瓜絡水煎劑能顯著減少小鼠自發活動,并與閾下催眠劑量戊巴比妥有良好的協同作用。

2.抗炎作用

絲瓜絡水煎劑能顯著減輕角叉菜膠引起的大鼠足跖腫脹程度,并對棉球肉芽腫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3.其他作用

絲瓜絡提取成分體外有抑制免疫溶血作用。絲瓜提取物有很強的抗乙型腦炎病毒作用,但無直接滅活作用。

4.毒性

絲瓜絡水煎劑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為137.40±16.71g/kg。

中藥絲瓜絡的炮制

1.絲瓜絡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殘留種子,擊扁,切成小塊?!洞艃染帯罚骸叭プ?,剪碎?!鄙烽L于祛風化痰,通絡除痹。

2.炒絲瓜絡取凈絲瓜絡塊置鍋內,用文火炒至深黃色,取出放涼。

3.絲瓜絡炭取凈絲瓜絡塊置鍋內,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內部焦褐色時,噴淋清水少許,滅盡火星,取出晾干。《證治準繩》:“連子燒灰存性?!薄兜门浔静荨罚骸办烟看嫘??!背刺亢笥兄寡饔茫糜诒阊?、崩漏等出血證。

貯干燥容器內,置通風干燥處,防潮。

中藥絲瓜絡的性味歸經

味甘,性涼。歸肺、肝、胃經。體輕通利。

1.《藥性考》:“涼?!?/p>

2.張秉成《本草便讀》:“味甘,性寒?!?/p>

3.《本草用法研究》:“無毒。歸肺、胃、肝三經?!?/p>

4.《南寧市藥物志》:“甘、平?!?/p>

中藥絲瓜絡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或燒存性研末,每次1.5-3g。外用:適量,煅存性研末調敷。

煎湯宜生用,研末宜炒用,止血宜炒炭用。

中藥絲瓜絡的應用配伍

通經活絡本品質輕多絡,善走經竄絡,行血順氣,故常用于胸脅脹痛,風濕痹痛,筋脈拘攣,女子經閉及乳汁不通等證。然其藥力緩和,故多與它藥配伍。凡肝郁氣滯,經絡不暢,癥見胸脅脹滿疼痛者,可與瓜蔞、郁金、枳殼、延胡索等配伍,以增寬胸理氣之功;凡風濕痹阻,經脈不利,癥見關節疼痛,筋脈拘攣者,可與川芎、當歸、秦艽、木瓜、威靈仙等相臺,以增行血除痹之效;本品通經活絡之功又能通經閉、下乳汁,凡女子經閉不行者,可與當歸、川芎、香附、紅花等同用,以增活血通經之力;凡產后乳少或乳汁不通者,可與王不留行、路路通、穿山甲、豬蹄等并施,以增通絡下乳之效。

清熱解毒本品甘涼宣通,功能清肺化痰,解毒消腫,故常用于痰熱咳嗽,熱毒癰腫等證。凡肺經熱盛,癥見咳嗽多痰者,可與全瓜蔞、桑白皮、貝母、前胡配伍,以增清肺化痰之功;凡熱毒壅盛,癥見局部癰腫脹痛者,可與金銀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同用,以增清熱解毒之效;若為乳癰熱痛腫脹者,可配蒲公英、金銀花、白芷、瓜蔞等,以增解毒散結之力。

利尿消腫本品通絡利竅,可使經絡水濕從小便而出,故常用于水腫,小便不利之證。凡水液內停而致水腫、腹水者,可與茯苓、澤瀉、冬瓜皮、薏苡仁配伍,以增利水滲濕之功。若為水蠱腹脹者,亦可與巴豆同用,如《綱目》引宋會之方。止血本品炒炭又能止血,常配棕櫚炭以治便血、崩漏,如《江西中藥》治子宮出血、痔血方。

中藥絲瓜絡的附方

1.治胸脅疼痛。炒絲瓜絡、赤芍、白芍、延胡索各9g,青皮6g。水煎服。(《安徽中草藥》)

2.治肋間神經痛。絲瓜絡12g,香附、郁金各9g。水煎服。(《河北中草藥》)

3.治胸痹及心氣痛。絲瓜絡15g,橘絡3g,丹參10g,薤白12g。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79年版)

4.治痹痛拘攣,關節麻木。絲瓜絡、當歸、桂枝各9g,木瓜、制南星各6g。水煎服。(《中國常用中草藥》)

5.治風濕性關節痛。絲瓜絡15g,忍冬藤24g,威靈仙12g,雞血藤15g。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6.治手臂痛。絲瓜絡3寸,秦艽6g,羌活3g,紅花4.5g。水煎服。(中醫研究院《常見病驗方選編》)

7.治中風后半身不遂。絲瓜絡、懷牛膝各10g,桑枝、黃芪各30g。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79年版)

8.治經事不行。絲瓜絡(煅,研),每三錢,酒下。(《鲆溪單方選》)

9.治乳少或乳汁不通。

①絲瓜絡40g。水煎服。(《中國常用中草藥》)

②絲瓜絡30g,無花果60g。燉豬蹄或豬肉服。(《四川中藥志》1979年版)

10.治小腸氣痛,繞臍沖心。絲瓜絡,燒存性研末。每服三錢,熱酒調下。(《本草用法研究》)

11.治乳腺炎。絲瓜絡15g,蒲公英60g,栝樓15g。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12.治急性乳腺炎,瘡癤腫毒。絲瓜絡、丹皮各9g,金銀花、蒲公英各15g,炒枳殼12g。水煎服。(《安徽中草藥》)

13.治痔漏脫肛。絲瓜絡,燒存性,同多年石灰、雄黃為末。以豬膽汁、雞子清及香油和調貼之,收上乃止。(《本草用法研究》)

14.治濕疹。絲瓜絡60g。水煎熏洗患處。(《山東中草藥手冊》)

15.治水腫,腹水。絲瓜絡60g。水煎服。(同上)

16.治外感暑濕,四肢困倦,小便短赤。絲瓜絡、冬瓜皮、生苡米各30g。水煎服。(《中藥大全》)

17.治水蠱腹脹。老絲瓜去皮一枚(剪碎),巴豆十四粒。同炒豆黃,去豆;以瓜同陳倉米再炒熟,去瓜。研米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白湯下。(《綱目》引宋會之方)

18.治子宮出血、痔血。絲瓜絡、棕櫚各等分。炒成炭,共研末。每服1.5g,1日3次。(《江西中藥》)

臨床報道

治療急性乳腺炎干絲瓜絡一節,長約15cm,分成三等分,剪斷,焙干,放入碗內點燃燒成灰,然后將60度糧食白酒30-50ml倒入碗內,稍涼后,即用紗布濾過,將濾液1次頓服,如不會喝酒,可將濾液分3-4次服完;再將濾渣用紗布包好,敷在紅腫部位,膠布固定,繃帶扎好,每24小時更換1次。共治療30例患者,其中經治療1次痊愈者21例,2次痊愈者3例,3次痊愈者3例,總有效率為90%。病后24-48小時內立即

接受此療法者效果顯著,超過48小時以上者療效不理想。治療中未見副作用。

文獻綜錄

1.《綱目》:“絲瓜老者,筋絡貫串,房隔聯屬,故能通人脈絡臟腑,而去風解毒,消腫化痰,祛痛殺蟲,治諸血病?!?/p>

2.張秉成《本草便讀》:“絲瓜絡,人經絡,解邪熱。熱除則風去,絡中津液不致結合而為痰,變成腫毒諸癥,故云解毒耳?!?/p>

本文地址:http://m.www48783.com/20513.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特色小吃培訓班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

  1. 小吃培訓班大全
    小吃培訓班大全【站長】 @回復

    絲瓜絡的功效與作用,絲瓜絡是什么,絲瓜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