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拉汰
簡介
糊拉汰,是煎餅的一種,浙江天臺傳統的漢族名點之一。多以小麥粉為原料,在平底煎鍋上攤開后按個人喜好放上料理,如土豆絲,豆腐,雞蛋等。
“糊拉汰”實際上應該寫成“糊拉拖”,只因為天臺方言中的“拖”字是念成“汰”的,才這樣寫。“糊拉拖”,顧名思義是把麥粉調成稀薄而不失其粘性的糊狀,用手把它放在鍋子里拖拉成圓形的薄餅,一次一個,用不到一分鐘就熟。制作方便,香脆可口,是天臺鄉民的家常便飯之一。
不過要做得好,還得講點技術。譬如,麥粉調水的稠薄,鍋里油量的多少,火候的旺猛與否,都要恰到好處。否則,遢上的粉糊不是溜了,就是緊貼在鑊面上起不來,那就成不了糊拉拖,倒成了一塌糊了。當然,在巧婦手下,完全可以使它張張薄如紙、圓如鏡、透光亮,揩些油、蔥、蒜,吃起來香味四溢,松軟適度,可口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