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去“火”宜食補與藥補相結合

 特色小吃培訓班   2022-08-30 19:52   803 views 人閱讀  0 條評論
摘要:

夏季,酷熱的天氣往往會使很多人感覺不適。因此,通常人們把所有的病因都歸結為”上火”。其實,中醫認為,掌握去火的關鍵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在于食補與藥補相結合。從中醫的角度看,在臨

  夏季,酷熱的天氣往往會使很多人感覺不適。因此,通常人們把所有的病因都歸結為"上火”。其實,中醫認為,掌握去火的關鍵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在于食補與藥補相結合。

  從中醫的角度看,在臨床上所講的夏季之"火”是一種致病因素,有外感、內生之分。外感"火”、"熱”之邪,其實就是熱邪,只是程度不同。"火”乃"熱”之極也。內生火熱多因陽盛有余火,或陰虛火旺,或邪郁化火,或五志過極,氣機不暢,陽氣不能宣發所致。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低熱、盜汗、心煩、口干等癥狀,屬于心火中的虛火,可以經常食用蓮子大米粥,或用生地、麥冬等泡茶喝;口腔潰瘍、口干、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癥狀,屬于心火中的實火,可服導赤散或牛黃清心丸。

  第二,干咳無痰或痰少而黏、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失眠、舌紅,屬肺火。可以經常用百合、紅棗、大米適量煮粥吃,或用沙冬、麥冬泡茶飲。

  第三,胃火也分虛實。實火表現為上腹不適、口干口苦、大便干硬,可以經常用桅子、淡竹葉泡茶喝。虛火表現為輕咳嗽、食量小、便秘、腹脹、舌紅,可吃些有滋養胃陰作用的梨汁、甘蔗、蜂蜜等。

  第四,肝火常表現為頭痛、頭暈、耳鳴、眼干、口苦口臭、兩脅脹痛。可以經常服用龍膽瀉肝丸或龍膽瀉肝湯。

  第五,有腎火者常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牙齒過早松動、五心煩躁、腰腿酸痛。可以經常用枸杞子、地骨皮泡茶飲,或口服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

本文地址:http://m.www48783.com/30812.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特色小吃培訓班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