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雞蛋餃子餡的做法)韭菜的做法很多,可以單炒韭菜、韭菜炒雞蛋、韭菜炒辣椒,韭菜的功效也很好,男性多吃韭菜可壯陽,因此韭菜也叫起陽草,下面要介紹的韭菜雞蛋餃子餡的做法,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韭菜雞蛋餃子餡的做法:做法一
主料:按照人數(shù)的多少準(zhǔn)備餃子皮,還有做韭菜雞蛋餡要用的韭菜和四至五個雞蛋。
做法
1.餃子買來現(xiàn)成的。
2.雞蛋炒好后,加生抽和醬油拌勻,用鍋鏟把雞蛋壓碎。
3.將雞蛋盛出來放置一邊冷卻。
4.韭菜洗凈切碎待用。
5.把切好的韭菜放在雞蛋上面,加適量的鹽,雞精、五香粉、香油。
6.拌均勻,餡就做好了。
7.把餃皮攤在手上,在餃子皮的邊上蘸一點水,這樣包餃子就會蘸的牢實。
8.放上一點餡包起來。
9.全部包好后待用。
韭菜雞蛋餃子餡的做法:做法二
主料:面粉550g、韭菜500g、雞蛋4個、清水270g。
輔料:植物油適量、鹽適量、姜適量、海鮮醬油2小勺、香油適量、花椒粒適量、粉絲適量。
步驟
1.準(zhǔn)備好原材料。
2.將粉絲用溫水泡發(fā)(粉條也可以但是粉條要煮熟再泡軟,家里沒粉條了就用了粉絲)。
3.將溫水慢慢倒入面粉里;(不要一次性倒入和面時會不好活,粘手)。
4.邊倒邊用右手順時針方向把面粉攪拌成絮狀。
5.直到攪拌的沒有生面粉后,將面揉在一起成面團。
6.面團表面加一塊濕布或者保鮮膜防止風(fēng)干,靜止一旁餳面團二十分鐘;(這時可以準(zhǔn)備其它的工作)。
7.雞蛋打散,炒鍋里倒入兩勺植物油,不要等油熱將雞蛋液倒進去,開小火用筷子不停地攪拌,使雞蛋凝固。
8.把生姜去皮剁碎,(韭菜里加姜末后吃完餃子胃不會泛酸,或者加一點堿面也可以)。
9.將泡好的粉絲瀝干水分,剁碎。
10.炒鍋里倒入五小勺植物油,開小火把花椒放進去慢慢炸出香味。
11.韭菜擇洗干凈,甩干水分用刀切碎;(韭菜我是隔夜擇洗好的,亮了一夜水份。左手抓緊并向下摁住韭菜,右手挪刀切。左手抓的時候手指一定都收回去不要張著不然容易切到手)。
12.將熬好的花椒油晾涼后揀出花椒不要,倒進切好的韭菜碎里攪拌均勻;(先將油倒進菜里,餡料不容易出水)。
13.將其它切碎的原材料倒進韭菜里。
14.將兩勺海鮮醬油、三勺鹽、適量的香油加緊菜餡里用三根筷子順時針方向攪拌均勻。
15.將餳好的面團拿出來再揉一下,分割成大小差不多的塊
16.將每小塊搓揉光滑后放進面盆里,用濕布繼續(xù)蓋住防止風(fēng)干。
17.取一小塊面團,用兩只手掌搓成長條;(兩只手掌搓的時候是上下來回搓)。
18.用刀將長條切成小面劑子,并撒薄面防粘連。
19.左手拿面劑,拇指按面劑著其它手指轉(zhuǎn)圈,右手用搟面杖搟面皮,邊轉(zhuǎn)邊搟成圓形小餅。
20.挖一勺餡料放在面餅中間。
21.將面餅中間先捏住。
22.兩個手其它手指拖住餃子,拇指分別從兩邊往中間擠餃子就成了。(如果不會擠直接將口捏緊了不漏餡就可以)。
23.包好所有的餃子;(放餃子的蓋簾上記得撒一層面粉,不然等煮的時候餃子就粘住蓋簾,餃子容易破)。
24.鍋里做水,水開后將餃子一個個放進去,用勺子貼著鍋底順時針轉(zhuǎn)一圈,蓋鍋蓋煮開后加兩次涼水就可以了。
韭菜雞蛋餃子餡的做法:做法三
主料:韭菜250克、雞蛋4個。
輔料:香油1湯匙、鹽2茶匙、雞精1茶匙、蠔油1茶匙、姜粉1茶匙。
做法
1.準(zhǔn)備所需材料。
2.將韭菜摘好洗凈晾干水分。
3.雞蛋打入碗中,順著一個方向攪拌均勻。
4.鍋內(nèi)放油燒熱,倒入攪拌好的雞蛋淋入鍋內(nèi)。
5.再用鏟子把雞蛋弄散,放涼備用。
6.將晾干水份的韭菜切成細(xì)沫,再淋入香油。
7.然后拌勻。
8.待雞蛋自然涼后,倒入拌好的韭菜中。
9.然后再拌勻。
10.加入適量的鹽。
11.加入雞精、香油、蠔油、姜粉。
12.后拌勻即可。
韭菜的藥用價值
功效
補腎;溫中行氣;散瘀;解毒。主腎虛陽痿;里寒腹痛;噎膈反胃;胸痹疼痛;衄血;吐血;尿血;痢疾;痔瘡;癰瘡腫毒;漆瘡;跌打損傷。
1.補腎溫陽
韭菜性溫,味辛,但無壯陽成份。
2.益肝健胃
韭菜含 有揮發(fā)性精油及硫化物等特殊成分,散發(fā)出一種獨特的辛香氣味,有助于疏調(diào)肝氣,增進食欲,增強消化功能。
3.行氣理血
韭菜的辛辣氣味有散瘀活血,行氣導(dǎo)滯作用,適用于跌打損傷、反胃、腸炎、吐血、胸痛等癥。
4.潤腸通便
韭菜含有大量維生素和粗纖維,能增進胃腸蠕動,治療便秘,預(yù)防腸癌。
藥用禁忌
陰虛內(nèi)熱及瘡瘍、目疾患者均忌食。
結(jié)語:以上就是韭菜雞蛋餃子餡的幾種做法,內(nèi)容中還有包餃子的過程,我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來包不同的餃子,上述中就是韭菜雞蛋餃子餡的做法,也可以做其他不同的餃子餡哦,趕緊做一做吧。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quán)歸 特色小吃培訓(xùn)班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zhuǎn)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