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梅的功效與作用 烏梅常用配方有哪些

 特色小吃培訓班   2018-11-06 13:07   8,209 views 人閱讀  0 條評論

6、烏梅糖醋小排

材料

肋排250g,烏梅10個,白糖30g,醋20ml,生抽20ml,料酒20ml,紅曲米50g,桂皮1塊,八角2個,肉蔻1個,香葉3片,花椒1g,冰糖30g,蔥姜適量,清水適量。

做法

(1)烏梅請提前用熱水浸泡半小時泡開。

(2)紅曲米用來上色,可多可少。

紅曲米放在一個大碗中,浸泡適量的清水,水量用來燉排骨的量即可。

(3)浸泡20-30分鐘,只要湯色變紅,即可用濾網過一下,去除固體,留下液體。

(4)鍋中加足量的冷水,放入排骨、蔥姜、香葉、料酒一同煮開。

(5)煮開的排骨,去除浮沫,撈出瀝干備用。

(6)鍋燒熱,放入少許油,加入白糖,小火熬制焦糖色。

(7)放入排骨翻炒均勻,調入10ml料酒、生抽、白醋。放入香葉、八角、桂皮、肉蔻和蔥姜。

(8)加入適量的紅曲米浸泡的水,微微沒過排骨即可。

(9)放入冰糖。

(10)放入浸泡過的烏梅。

(11)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燜煮40分鐘。

(12)打開鍋蓋,見湯汁減少,大火收汁即可。

夏季天氣炎熱,人體代謝旺盛,容易缺水,因此及時補水是暑天養生的一件大事。

除白開水外,用綠豆、烏梅、山楂等原料熬制的消暑飲品也頗受歡迎。

烏梅的各家論述

1、《本經》:主下氣,除熱煩滿,安心,肢體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惡肉。

2、《別錄》:止下痢,好唾口干。利筋脈,去痹。

3、陶弘景:傷寒煩熱,水漬飲汁。

4、盂詵:大便不通,氣奔欲死,以烏梅十顆,置湯中,須臾挼去核,杵為丸如棗大,納下部,少時即通。擘破水漬,以少蜜相和,止渴。霍亂心腹不安,及痢赤、治瘧方多用之。

5、《本草拾遺》:去痰,主瘧瘴,止渴調中,除冷熱痢,止吐逆。

6、《日華子本草》:除勞,治骨蒸,去煩悶,澀腸止痢,消酒毒,治偏枯皮膚麻痹,去黑點,令人得睡。又入建茶、干姜為丸,止休息痢。

7、《本草圖經》:主傷寒煩熱及霍亂躁渴,虛勞瘦贏,產婦氣痢等方中多用之。

8、《用藥心法》:收肺氣。

9、《綱目》:斂肺澀腸,治久嗽,瀉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腫,涌痰,殺蟲,解魚毒、馬汗毒、硫黃毒。

10、《本草求原》:治溲血、下血、諸血證,自汗,口燥咽干。

11、王好古:烏梅,能收肺氣,治燥嗽,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

12、《綱目》:烏梅、白梅所主諸病,皆取其酸收之義。惟張仲景治蛔厥烏梅丸,及蟲NI方中用者,取蟲得酸即止之義,稍有不同耳。《醫說》載曾魯公痢血百余日,國醫不能療,陳應之用鹽水梅肉一枚,研爛,合臘茶入醋服之,一啜而安。大丞梁莊肅公亦痢血,應之用烏梅、胡黃連、灶下土等分為末,茶調服亦效。蓋血得酸即斂,得寒則止,得苦則澀故也。

13、《本草經疏》:梅實,即今之烏梅也,酸。

《經》曰:熱傷氣,邪客于胸中,則氣上逆而煩滿,心為之不安。烏梅味酸,能斂浮熱,能吸氣歸元,故主下氣,除熱煩滿及安心也。下痢者,大腸虛脫也;好唾口干者,虛火上炎,津液不足也;酸能斂虛火,化津液,固腸脫,所以主之也。其主肢體痛,偏枯不仁者,蓋因濕氣浸于經絡,則筋脈弛縱,或疼痛不仁,肝主筋,酸入肝而養筋,肝得所養,則骨正筋柔,機關通利而前證除矣。

14、《本草新編》:烏梅,止痢斷瘧,每有速效。

15、《本草求真》:烏梅,酸澀而溫,似有類于木瓜,但此入肺則收,入腸則澀,入筋與骨則軟,入蟲則伏,入于死肌、惡肉、惡痣則除,刺入肉中則拔,故于久瀉久痢,氣逆煩滿,反胃骨蒸,無不因其收澀之性,而使下脫上逆皆治。且于癰毒可敷,中風牙關緊閉可開,蛔蟲上攻眩仆可治,口渴可止,寧不為酸澀收斂之一驗乎。不似木瓜功專疏泄脾胃筋骨濕熱,收斂脾肺耗散之元,而于他癥則不及也。但肝喜散惡收,久服酸味亦伐生氣,且于諸癥初起切忌。

烏梅泡水的副作用

1、感冒及發熱者慎用

對于感冒患者,伴有咳嗽及痰多等癥狀時應切記食用烏梅。

此外,腸炎患者也應注意不能食用烏梅,否則都將會加重病情。

2、女性經期及產前、后慎用

如《隨息居飲食譜》中記載:“多食損齒,生痰助火,凡痰嗽,疳膨,痞積,脹滿,外感末清,女子天癸未行,及婦女經期,產前產后,痧痘后并忌之。”。

明確指出這些有這些癥狀時是禁用烏梅的。

3、兒童不宜

兒童的身體基本處于生長發育階段。

如胃黏膜機構海味完善,抵抗力相對較差,若過多食用酸性的烏梅容易被腐蝕,對腸胃都將產生不利的影響。

烏梅泡水的制作過程

1、選擇一些新鮮、成熟的烏梅果子,并且進行清洗。

2、將烏梅均勻地放置于烘架之上,生火后進行烘烤,切記需用文火,防治烏梅被烘焦。

3、將第一次烘烤過的烏梅自然冷卻后,接著進行第二次烘烤,如此反復操作3次即可。

4、將制作完成的烏梅干密封保存,防止受潮。

5、烏梅泡水時,先取適量制作完成的烏梅干置于杯中,并加入開水沖泡。

6、將烏梅在水中泡幾分鐘,直至有淡黃色泛出即可。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一種常見的中藥材:烏梅。烏梅在生活中經常的被當做食材來使用,烏梅的功效很多,臨床應用也比較廣泛,但是由于個體的差異以及特殊人群的存在,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食用烏梅,食用前要注意烏梅的副作用有哪些。

本文地址:http://m.www48783.com/22406.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特色小吃培訓班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