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 帶你全面的認識日本茶道

 特色小吃培訓班   2021-06-08 14:29   1,550 views 人閱讀  0 條評論

日本茶道 帶你全面的認識日本茶道

一提起茶道,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應該就是日本茶道吧,其實茶道的發源地是中國,我們對于茶道知識也應該有所了解,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日本茶道文化,探討一下茶文化發展。

日本茶道

在日本的傳統藝術中,有兩樣是能讓人心神安寧、豐富心靈的,這就是日本的茶道和花道。品茶、插花等看似平常的行為,如果深諳傳統禮儀,就會成為思索人類在自然中的定位、人生之意義的契機,引領你進入一個從未體驗過的、非凡的精神世界。今天,小編就帶您來了解一下日式茶道的玄妙之處。

邀請客人,沏茶、請客人品嘗簡單的點心被稱為茶之湯。茶之湯中使用的是抹茶,即將干燥的茶葉碾碎成粉末狀。茶之湯時,將抹茶放入茶碗,注入熱水攪拌。茶道并不單是飲茶的技藝。如果不想拘泥于茶道的規矩,只想輕松地品味茶之湯的氛圍,只要到茶葉專賣店中購買品茶用的簡單茶具就可以了。

所謂茶道乃是通過茶之湯,修養身心,探究與人交往的禮儀之道。也是一種燒水、沏茶、品茶的藝術之道。茶道思想的根本是主人與客人融為一體。即茶道的目的是在茶室這一寂靜的空間中,通過與他人進行心平氣和的心靈交流,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世界,升華精神。

因此,茶碗、茶壺等品茶道具、茶室中裝飾的掛軸(日式房間里掛于墻上的字畫或畫卷)、插花、與茶一起品嘗的點心、懷石料理等,各自富有藝術性的同時又不相互沖突,而只是構成整體的一分子,彼此和諧共存。

珍惜一生僅一次的相遇

茶道作為一種涉及廣泛領域的綜合藝術,其宗旨由誕生于室町時代(1338-1573)的是茶人千利休(1522-1591)集大成而形成的。利休將禪的精神引入茶之湯,排斥奢華的道具和日常器皿,重視追求純凈的精神境界。

茶道中重要的教誨是珍惜一生只有一次的相遇(即日語的一期一會)。茶道中尊崇的是珍惜此時此刻,給予對方高的款待。茶道的精神穿越時空,為后人所傳承。通過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及其分支的各派流傳至今。

茶室躙口所表現的平等精神

舉辦茶會的茶室中,有個被稱為躙口的、供客人使用的狹小出入口。高66厘米、寬63厘米,就連身材矮小的人,要進入茶室也必須彎腰屈膝。也就是說任何人進入茶室,都必須低頭。

茶室中,人們對彼此充滿了感激之情,作為一個真正的人彼此真誠相待,品嘗一碗清茶。茶室的躙口訴說了一種平等精神進入茶室之前,拋去身份的高低貴賤,回歸本色。

茶之湯與懷石料理

茶之湯中,喝茶之前品嘗的簡單料理被稱為懷石。懷石原本是指宛如懷著溫熱的石頭般,溫暖腹部以此抵抗饑餓感的粗茶淡飯。但是如今其意思已經完全脫離了款待客人的本意,而是指用于品茶的零食。分別放入盤上的少許飯菜稱為點心,人們經常將其誤認為是中國菜的點心,這里是指附蓋套盒中盛放的少許米飯和配菜。

日本茶道文化

日本的茶道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不象中國茶文化那樣主要受儒道佛三位一體的中國文化綜合影響。日本的茶文化是由中國傳入的。在7世紀之前,日本人沒有喝茶記錄。而在這一文化傳入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佛教的僧侶們。

他們去中國學習佛教,同時將寺院的生活文化也帶了回來。其中之一便是飲茶與茶禮。由此,日本茶文化自開初就與佛教結下了不解之緣。在飲茶習俗傳入日本的初期,飲茶活動是以寺院、僧侶為中心展開的。據史料記載,公元805年日本傳教大師澄從中國帶回茶籽,栽種在比睿山麓,形成了日本古的“日本茶園”。

從那以后,弘法大師空海于806年把從中國帶回來的茶獻給了嵯峨天皇,他還從中國帶回了茶碾、茶籽。至815年4月,嵯峨天皇幸游近江時,在唐代生活了長達30年之久的高僧都永忠親自煎茶獻給天皇,嵯峨天皇對此大為欣賞,由此命令近江等地修建茶園。

至榮西為止,茶與禪宗的關系可以說是以禪為主,以茶為輔。茶為坐禪修行時的飲料、禪案的素材、行道之資、救國之助等等。這些都只能說明茶與禪宗生活的密切關系,仍不能證明兩者之間的法嗣關系。

茶道的集大成者是千利休。利休在茶道圣典《南方錄》中說:茶道的技法以臺子技法為中心,其諸事的規則、法度有千上萬種,茶道界的先人們在學習茶道時,主要是熟記、掌握這些規則。并且將此作為學習茶道的目的。

由此可見,日本的茶道藝術的思想背景為佛教,其思想的核心是禪。它是以禪的宗教內容為主體,以使人達到大徹大悟為目的而進行的一種新型宗教形式。

在日本文化中,禪文化占有很大比重,這是日本文化中有代表性、有特色的文化現象。禪的思想及禪宗的形式影響到日本文化的大部分角落,如建筑、園林、音樂、茶道、書畫、武術等。

在日本,歷代大茶人都要去禪寺修行數年,從禪寺獲得法名,并終生受禪師的指導,但在他們獲得法名之后并不留在禪寺,而是返回茶室過著茶人生活。茶人的生活近似常人的生活,近似藝術家的生活。所以說,茶人雖通過禪宗學習到了禪,與禪宗持有法嗣關系,但茶道有其獨立性,是獨立存在于禪寺之外的一種“在家禪”。如果把禪寺里的宗教活動叫做“寺院禪”的話,那么茶道與禪宗就是一組平行并行的關系。

茶道的第一目的為修煉身心,其修煉身心是茶道文化形成的胎盤。無相的了悟為一種現象顯示出來的才是茶道文化。茶道文化真是一種內容豐富的文化形式,自己開始研究茶道以后感到驚訝的是,其文化形式有著強烈的獨特性,即它是一種由無相的了悟,無相的自己表現出來的形式。

未滲透著無相自己的茶道是不存在的,反過來說,茶道中必須滲透著無相的自己。即茶道文化是無相的自己的外在表現。茶道又是一種根源性文化,它修煉人的身心,創造無相的人、了悟的人,即創造文化的創造者。所以說,茶道是創造文化創造者的文化。

這些創造者創造的文化反過來又創造文化創造者。茶道是這樣一種修煉人的天地,是這樣的一個文化創造的領域。在此意義上來說,茶道是無相自己的形成及無相自己表現的場所。如上所述,真正意義上的日本茶道的形成,是以珠光為開山,邵鷗為先導,千利休為集大成者而完成的。

在日本,純正的茶道被稱之為“草庵茶”。草庵茶的茶道是對高貴、財富、權利的徹底批判,以及對低賤、貧窮的新的價值發現與價值創造。

至今,茶道已成為日本人喜愛的文化形式,也是常舉行的文化活動。喜愛茶道的人比比皆是。為追求茶道而終身不嫁的女子,為追求茶道而辭去公職的男人屢見不鮮。現在,茶道被認為日本文化的結晶,日本文化的代表。

本文地址:http://m.www48783.com/26499.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特色小吃培訓班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