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石榴上火嗎 吃石榴竟有這些好處

 特色小吃培訓班   2018-11-13 02:33   3,096 views 人閱讀  0 條評論

(吃石榴上火嗎)石榴大家都吃過吧,石榴的是一種廣受大家喜愛的水果,它酸甜多汁。我們說吃東西要有個量,不是什么都有可以多吃的,如果多吃了反而會造成相反的作用。那么,吃石榴上火嗎?石榴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

吃石榴上火嗎

石榴的營養物質豐富多樣,含有蛋白質、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多數人都可以吃。每天吃半個到一個,都沒有問題。

但是便秘的人要吃就要先區分便秘的類型,因為番石榴性溫收斂,由于上火、胃腸火熱引起便秘的人士吃多了就會加重便秘。

從另一個角度說,石榴的纖維素豐富,能夠增加大便的量,這對于氣虛無力排便的便秘人士來說,番石榴吃多了更會加重排便的難度,使便秘更嚴重。

石榴的纖維素豐富,能夠增加大便的量
另外,番石榴特別是里面的籽,不太容易消化,所以消化功能差的人,有胃病、胃出血、腸出血疾病的人也不建議多吃。

石榴的功效與作用

1、美容肌膚

紅石榴中富含礦物質,并具有抗氧化成份--紅石榴多酚和花青素,還含有亞麻油酸,維他命C,以及鈣、鎂、鋅等礦物質,能補充肌膚所失水份,對美容養顏具有一定功效。。

2、抗菌抑菌

石榴皮有明顯的抑菌和收斂功能,能使腸黏膜收斂,使腸黏臘的分泌物減少,所以能有效地治療腹瀉、痢疾等癥,對痢疾桿菌、大腸桿菌有較好的抑制作用,對各種皮膚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石榴皮煎劑還能抑制流感病毒。

3、預防心血管疾病

石榴中含有高水平抗氧化劑,可用以抵抗人體炎癥和氧自由基的破壞作用,對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和減緩癌變進程有積極的效果。

石榴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和減緩癌變進程有積極的效果
4、收斂,澀腸

石榴味酸,含有生物堿、熊果酸等,有明顯的收斂作用,能夠澀腸止血,加之其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所以是治療痢疾、泄瀉、便血及遺精、脫肛等病癥的良品。

5、止血,明目

石榴花性味酸澀而平,若曬干研末,則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亦能止赤白帶下。

6、驅蟲殺蟲

石榴皮以及石榴樹根皮均含有石榴皮堿,對人體的寄生蟲有麻醉作用,是驅蟲殺蟲的要藥,尤其對絳蟲的殺滅作用更強,可用于治療蟲積腹痛、疥癬等。

石榴怎么剝開

石榴汁,漂亮的顏色十分誘人,下午茶來一杯石榴汁是極不錯的。當然如果你功力夠好能完美的剝開石榴的話,一邊吃石榴一邊煲劇輕松打發時間啦。不過呢,可能你也經歷過剝開石榴的時候,里面漂亮的果肉都爛了,而且開得十分不好。

那么如何完整的剝開一個石榴呢?幾招就輕松搞掂了哦。

1、首先,在石榴的落花處往下7cm橫著切開。

2、石榴的蓋摘掉后,就能看到晶瑩透亮的石榴啦,你會看到石榴里面有一些紋路的,你就沿著這些紋路切開。

3、一般一個石榴有6條紋路的,都切開之后基本上就能輕松剝開石榴啦。

4、剝石榴的時候好是放在先放在干凈的盤子上,這樣即使石榴肉掉出來,也不要弄到滿地都是啦。

剝石榴的時候好是放在先放在干凈的盤子上
石榴怎么吃

1、生吃石榴

如果直接吃石榴,需要巧妙的將石榴剝出來,否則一顆顆的吃會比較費力。可以繞著石榴的花蒂(就是突起的像朵花的部分)劃一個正方形的口子,把皮劃透即可,然后從正方形的四個接口處用小刀向下劃到底,把中間的正方形部分掰開,再按照后來劃的印子一掰,這樣石榴籽不會弄破,石榴的汁液也不會流的到處都是。然后將所有的石榴裝到盤子里,來食用。

2、鮮榨石榴汁

將石榴剝開,取出果粒,將石榴果粒到如榨汁機中,倒入一定量的蜂蜜和涼開水,攪拌成汁即可。

哪些人不能吃石榴

1、患齲齒的人不能吃石榴

石榴又主要含有糖分、鈣、磷、鐵、抗壞血酸、核黃素等營養成分。中醫認為,石榴味甘酸,患齲齒的人吃石榴更容易加重齲齒的疼痛。齲齒患者忌多食石榴。

患齲齒的人吃石榴更容易加重齲齒的疼痛
2、患感冒的人不能吃石榴

石榴有明顯的收斂作用,能夠澀腸止血,加之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所以,特別適合口干舌燥者、腹瀉者、扁桃體發炎者食用。但是,石榴這種收斂作用,對一些人來說就不太適宜,如感冒患者、便秘者、尿道炎患者、糖尿病患者、實熱積滯者。石榴吃多了,反而會加重病情。

4、胃炎患者以及瀉痢初起者好別吃;

5、石榴的功效有作用有很多,營養價值也很豐富,但是石榴吃多了會上火,并會令牙齒發黑,吃完后應該及時漱口;

6、石榴糖多并有收斂作用,感冒及急性炎癥、大便秘結患者要慎食,糖尿病患者要禁食;

7、兒童好少吃石榴,否則容易引起發熱痰鳴,并容易加重急性支氣管炎、咳喘痰多等癥狀。

結語:石榴有明顯的收斂作用,能夠澀腸止血,加之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所以,特別適合口干舌燥者、腹瀉者、扁桃體發炎者食用。但是,石榴這種收斂作用,對一些人來說就不太適宜。所以大家一定要記住哪些人不能吃石榴哦。

本文地址:http://m.www48783.com/22788.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特色小吃培訓班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