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特色小吃:津市米粉
簡介
津市米粉是一道漢族特色小吃,產地湖南省津市市。為中國三大米粉之一,在北京、廣州、武漢、西安等城市已有5000家分店,其中津市牛肉粉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特色:
津市米粉是中國三大米粉之一,在北京、廣州、武漢、西安等城市已有5000家分店。津市米粉歷史悠久,早在清道光年間, 在津市就有了生產米粉的店坊,生產的米粉又細又長。長期以來,沅水、澧水流域的民眾不論男女老幼,都喜歡食用米粉;外地來津市的客人,也以能品嘗到津市的正宗米粉為一大樂事。
津市米粉之所以倍受全國各地人們青睞,一者米粉潔白,圓而細長,形如龍須,象征吉祥。逢年過節(jié),吃食米粉,以示往后歲月,一家人有如米粉一樣團團圓圓;過日子好似米粉一樣,細水長流。二者米粉食用方便,經濟實惠,屬于大眾食品。
分類:
真正的津市米粉,碼料種類特別多。僅僅是牛肉粉,就分為清燉、紅燒、麻辣三種。此外,你還可以品嘗到酸辣、肉絲、排骨、雞肉、三鮮、肥腸、豬蹄、墨魚,甚至水魚等各種口味的米粉。
經典老店:
最能代表津市米粉特色的,當屬坐落在市中心風景優(yōu)美的三湖公園旁的劉聾子牛肉粉館。
津市劉聾子牛肉粉館創(chuàng)辦于40年代初期,因其創(chuàng)辦人是一個劉姓的聾子,粉館因而得名。開辦之初,就因其風味獨特而風靡津澧,現在更以其獨有的風格遠招天下來客。
如今的津市人吃米粉已改換了口味——以清淡粉湯、碼料為主,若喜辣則自取辣質佐料。這與外地人津市米粉辣味印象相反。
做法
津市米粉食用,只要用開水燙熱,加上佐料,油碼(油碼指放在米粉上面的預先做熟了的菜,一般是有肉,和北方面條中的鹵料,臊子類似)即可食用。米粉油碼分漢、回兩大類:漢族油碼主要有肉絲、肉片、紅燒排骨、紅燒雞丁、三鮮、炸醬、菌油、酸辣、鹵汁、醬汁、等10多種。回族油碼更為豐富,主要有牛肉絲、牛雜、牛排、紅燒牛肉、羊肉片、羊肚片、雞絲、雞條、鹵蛋、鹵汁、三鮮等10多種。米粉燙好裝碗后,調以各種佐料,風味獨特。
津市米粉家常做法:
主料:鮮米粉 250g新鮮牛肉100g
配料:牛油、辣椒粉、剁辣椒、生姜、酸豆角、蔥、味精、山胡椒油
做法:
1、新鮮牛肉,用泡出肉中血水并清水洗凈;
2、將牛肉放入開水中,煮1~2分鐘至表面變色,撈起,水不要;
3、重新放適量清水入鍋,加入辣椒粉、姜,用大火煮,特牛肉煮到七成熟時撈起,改成小火繼續(xù)熬湯;
4、將牛肉切片(約三毫米厚);
5、在湯中加入適量牛油,將肉片倒入湯中用小火煮,直至肉片稍爛時加入適量鹽,再煮幾分鐘后關火;
6、取米粉,在開水中煮二至三分鐘,盛入碗內;
7、將湯與牛肉澆在米粉上。
8、加入剁辣椒、剁碎的酸豆角、蔥花即成,依個人口味加入適量山胡椒油。如果能加下一個煎雞蛋會更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