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螃蟹不能吃什么 吃螃蟹的好處有哪些
螃蟹是很常見的一種食物,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喜歡吃螃蟹,但是對于吃完螃蟹不能吃什么了解的不多,吃螃蟹的好處有哪些呢?螃蟹應該怎么挑選?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一一解答。
吃完螃蟹不能吃紅薯
烤地瓜和煮螃蟹是好不要一起吃,有的可能腹瀉,甚至有的可能得結石情況。
吃完螃蟹不能吃柿子
吃螃蟹后不能吃柿子。在《飲膳正要》中就已經記載了。螃蟹和柿子都是寒涼之物,所以兩者一起吃容易傷及脾胃,體質虛弱者更要注意。另外柿子中含有鞣酸,蟹肉富含蛋白,二者相遇,會凝固為鞣酸蛋白,不容易消化且妨礙消化功能,使食物滯留于腸內發酵,會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食物中毒現象。
吃完螃蟹不能吃梨
吃完螃蟹后不能吃梨
與柿子道理相同,吃完螃蟹后不能吃梨,陶弘景的《名醫別錄》中記載:“梨性冷利,多食損人”。和上面講到的柿子一樣,梨味甘性寒,蟹也性寒,二者同食,易傷人腸胃。
吃完螃蟹不能吃花生
吃完螃蟹不能吃花生。花生性味甘平,脂肪含量達45%,是屬于較為油膩的食物。油膩之物遇冷利之物易致腹瀉,所以吃完螃蟹不能吃花生,腸胃虛弱者尤應牢記,不要貪一時口腹之欲而傷身。
吃完螃蟹不能吃芹菜
芹菜能夠去油膩、帶走一部分脂肪。不少人覺得吃螃蟹后太油膩,想喝杯芹菜汁去油膩。但吃完螃蟹不能吃芹菜,同食會導致影響蛋白質吸收,會降低兩者的營養價值。
吃完螃蟹不能喝茶
有些人喜歡在吃螃蟹后喝茶
有些人喜歡在吃螃蟹后喝茶,認為可以去腥。但吃完螃蟹不能喝茶。吃螃蟹的時候,佳的飲料是溫黃酒,吃螃蟹前后好不要喝茶。因為蟹腳、蟹腮中難免會帶有一點細菌,喝酒或醋可以殺死它們,我們的胃液也有一定的殺菌能力,但喝茶水之后,會將胃液沖淡,殺菌效果就大打折扣。
吃螃蟹的好處
祛熱滋陰
螃蟹性寒、味咸,歸肝、胃經,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滋肝陰、充胃液的功效。可用于濕熱黃疸的輔助治療。不過螃蟹性寒,不宜多吃,尤其脾胃虛寒者應慎食。
提高智力
螃蟹中含有豐富的DHA,DHA被譽為腦黃金,是胎嬰兒智力和視力發育至關重要的物質,因此多吃螃蟹能夠促進大腦發育,提高智力。
滋補身體
螃蟹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鈣、磷、鐵、鉀、鎂等多種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E、核黃素等營養成分,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也能為兒童身體生長提供營養。
舒筋活血
螃蟹有養筋活血
螃蟹有養筋活血、補骨添髓的作用。對于淤血、跌打損傷、筋斷骨碎、關節腫痛、腰腿酸痛和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預防腫瘤
螃蟹中含有大量的硒,每100克的螃蟹中硒的含量高達56.7微克。含硒高的食物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還能起到預防腫瘤、抗癌的功效。此外,螃蟹還有抗結核的作用,吃蟹對結核病的康復大有裨益。
螃蟹應該怎么挑選
掂重量
好的螃蟹當然是比較重的,在同樣大小的情況下,較重的那只說明肉更多、黃(膏)更滿。具體的方法也很簡單,找一只大小合適比較重的螃蟹為標準,然后以這個標準來挑選重量差不多的就可以了。
辨活力
有活力的螃蟹說明新鮮而且健康。但是有一點要注意,現在市場上很多螃蟹都是捆好了賣的,這是怕螃蟹活動過多消耗了自己的重量和掉腿,這種情況我們只要輕輕碰觸蟹眼就可以了——有活力的螃蟹會快速把突出的眼睛躲閃開的。
看顏色
看顏色分兩步
看顏色分兩步:一是蟹殼要青、蟹腹要白,不能發黑;二是蟹尾部要發紅或發黃,并且高高翹起(蟹殼部分與蟹臍的根部要分離開、有滿漲的感覺),這證明蟹黃(膏)很滿。
捏軟硬
用手捏一下螃蟹的腿,如果感覺很軟就說明這只螃蟹是很空的、沒什么肉,蟹膏蟹黃也不可能很滿。而如果蟹腿很堅硬則說明這是一只“健壯”的螃蟹,再結合上面的3點就一定可以挑到黃滿膏肥的好螃蟹啦!
結語:吃完螃蟹的注意事項可是真不少,吃螃蟹可有助于舒筋活血,還能幫助提高智力。在螃蟹挑選的過程中,我們要挑選比較重一點、蟹殼發青蟹腹發白的螃蟹。這樣才能挑選到質量好的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