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丸子面
簡介
在臨汾就不能不說牛肉丸子面。在臨汾的大街小巷,最多的就是牛肉丸子面了,門面都不大,屬于平價小吃。很多臨汾人從外地回來,第一時間就來吃牛肉丸子面,味道很棒,適合喜歡吃辣的人。
看上去它的做法很簡單,面條好像是提前蒸好的,在大廳的最深處有一口大鍋,里面是用大量的辣椒,配合牛骨等煮的老湯,使得老湯濃厚香醇,同時老湯也成為了牛肉丸子面的最大賣點。
湯里還燉著丸子,可以看到上面厚厚的一層辣椒油,吃的時候用滾燙的湯一次一次的把面條澆透澆熱盛上丸子,再放幾片牛肉和星點香菜就可以了。
很辣很爽,辣中又透著麻麻的感覺,總是令人神往,大家都吃的大汗淋漓的,盡管如此夏天吃的人也不少哦。用臨汾人的話說就是“咥(音同碟)一大碗牛肉丸子面”。
歷史文化
牛肉丸子面始創于20世紀70年代,由臨汾回民白榮祥先生首創,丸子面由地道的牛肉,回民風味的特質丸子以及特質面條為劑,混和特有的香料,和中草藥,在配以獨特秘制的牛大骨熬成的高湯,口味獨特,香醇,在當地很受歡迎。
做法
原料:
牛腿肉750克,雞蛋150克,蔥頭400克,胡蘿卜300克,土豆500克,豌豆50克,雞油400克,精鹽15克,牛肉清湯2.5公斤,香葉半片,干辣椒1個。胡椒粉、味精各適量。制作過程:
1、將牛肉洗凈,切成塊,100克蔥頭去皮,和牛肉入在一起用絞刀絞兩遍,再用刀剁一遍,放人盆內,加入5克精鹽,50克雞油、胡椒粉、味精、雞蛋攪拌均勻,加水150毫升,隨倒隨攪,和成肉泥。
2、向湯鍋內放水燒開,用于把肉餡擠成i20個丸于,放入開水鍋內,燒一個開,丸子漂起,把原湯潷出,將丸子放入冷水里洗去浮沫,調入漏勺內,控凈水。
3、把胡蘿F、蔥頭去皮,洗凈,切成小方丁,將土豆去皮,洗凈,切成40塊。
4、往鍋內放入200克雞油,燒至五成熱。先把胡蘿卜丁、蔥頭丁放入,隨之放入香葉,胡椒粉、干辣椒,用半炒半炯的方法,將蔬菜炯到成熟,放入牛肉湯、味精、精鹽,調好口味,把土豆放入場鍋煮到九成熟把丸于放入,燒兩個開,改微火稍煮,起鍋裝盆。
5、食用時,分10客,每份放豌豆5克,牛肉丸子12個和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