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后多久吃藥)很多藥物說明上,除了寫出每日服藥次數和藥量外,有時候會注明服藥時間,常見的服藥時間有飯前、飯時、飯后、空腹、睡前等,那么飯后多久吃藥比較好?下面為大家具體介紹飯后吃藥的時間及各種藥物服用的最佳時間。
飯后多久吃藥比較好?
①飯前(食前30分鐘):收斂止瀉藥、胃壁保護藥、吸著藥均應在飯前服;利膽藥如硫酸鎂、膽酸鈉等,使藥物通過胃時不致過分稀釋而保證療效;對消化系統刺激不大的腸道抗感染藥宜在飯前服。
②飯時(飯前飯后片刻):助消化藥如胃蛋白酶合劑應在飯時服用,使藥物及時發揮作用;有些對胃腸刺激特別強的藥物(硫酸低鐵、左旋多巴芬)也可在飯時服。
③飯后9食后15—30分鐘):絕大多數藥物可在飯后服。特別是對胃腸有刺激性的藥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碘化鉀、洋地黃、黃連素等。
④空腹(清晨):驅腸蟲藥如驅蛔靈、檳榔等,可使藥物迅速入腸保持高濃度而且直接作用于蟲體;鹽類瀉藥,如硫酸鎂等,可使藥物迅速入腸而發揮作用。
⑤睡前:催眠藥、安定藥、某些作用緩慢的導瀉藥等。
吃藥的最佳時間
除了確定飯前還是飯后吃藥時間外,選擇合適的時間服用某種藥物,有時不僅能提高療效,還會降低藥物的副作用。
凌晨4~5點:糖尿病藥、強心藥
凌晨4點,人體對胰島素最為敏感,此時即使給予低劑量,也可達到滿意效果;而心衰病人對洋地黃等強心藥物,在凌晨4點最為敏感,這時藥效比其他時間能高10—20倍。不過,若需此時服藥應適當減少劑量,以防中毒。
早晨7點:利尿藥
利尿劑在體內發揮藥效,與腎功能和血液動力學等因素密切相關,故擇時服藥尤為重要。如雙氫克尿噻,早晨7點服藥較其他時間服用的副作用要小,而速尿于上午10點服用,利尿效果最強。
上午9~11點:高血壓藥
經研究表明,血壓在上午9-11點為高峰值,夜間入睡后則下降到一天中的最低點。故高血壓患者一般只需白天用藥,且上午用藥量略大;若夜間繼續用藥,則血壓下降得更低,易誘發腦血栓。
中午12點:關節炎藥
骨關節炎患者通常晚上比白天更易感覺到疼痛。美國得克薩斯州科技大學的研究報告說,若能正確服用布洛芬等消炎鎮痛藥,可以保證當人體感覺最疼痛時,藥物在血液中濃度最高。由于這類藥物通常要經過7-8個小時才能發揮最大效能,因此中午12點時服用效果最好。
下午3~4點:平嗤藥
人體的生物鐘會在夜晚自動減少激素分泌,從而縮小氣管的寬度,因此哮喘癥狀通常會在夜間加劇。巴西圣保羅大學的研究人員說:.“下午3~4點吸入類固醇,有助于次日凌晨3~4點預防哮喘發作。”
下午4點:感冒藥
下午4點是高燒及其他普通感冒癥狀的發作高峰,所以也是服用感冒藥物的最佳時間。
飯后多久吃藥比較好?
晚上8點:抗貧血藥
葡萄糖酸鐵、硫酸亞鐵等補血劑,晚上8點服用最佳,吸收率比早晨8點要高得多,且可延長療效達3~4倍。
晚上7~9點:降膽固醇藥
大部分用于降低膽固醇的藥物在夜晚服用效果最好。英國桑德蘭大學研究表明,當患者把服藥時間從晚上改為早上后,膽固醇含量會明顯上升。
晚上10點:胃潰瘍藥
美國得克薩斯州立大學研究表明,胃酸在白天會變化,使潰瘍癥狀在深夜和清早比較厲害,所以治療潰瘍的藥物在晚間服用效果最好。
午夜:抗癌藥
免疫增強劑是癌癥病人普遍使用的藥物,但上午用時易出現發熱、頭痛等嚴重副作用;如改成晚上用藥,則可避免這種情況,且療效不減。
健康提示:各種藥物的服用時間,最好按照藥物說明書或者醫生的指導進行;如果您想改變服藥時間,一定要征求醫生的意見。
飯后多久吃藥:飯后多久吃藥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