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葫蘆 VS 芝麻糖:一鍋出兩樣,冬天里的小零嘴
冰糖葫蘆,可以稱的稱得上是中華傳統(tǒng)美食,在北方比較常見。在國外一般沒的賣,反正俺哥說在澳洲他就沒看到,就連山楂樹都見不到~~~ 說起山楂樹,俺又想起了前幾天的電影,看的我是好感動~~跑題兒,回來!
說起冰糖葫蘆的起源,還是很有來歷的。話說紹熙年間,南宋皇帝宋光宗(趙惇)最寵愛的黃貴妃面黃肌瘦,不思飲食。御醫(yī)用了許多貴重藥品,皆不見什么效果?;实垡姁坼找娿俱?,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后無奈只好張榜求醫(yī)。一位江湖郎中揭榜進宮,為黃貴妃診脈后說:“只要用冰糖與山楂煎熬,每頓飯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就會見好?!遍_始大家還將信將疑,好在這種吃法還挺合貴妃口味,貴妃按此辦法服后,果然如期痊愈了?;实圩匀淮笙玻归_了愁眉。
后來這種做法傳到民間,老百姓又把它串起來賣,就成了冰糖葫蘆。原來,山楂的藥用功效很多,它能夠消食積、散淤血,驅(qū)絳蟲,止痢疾,特別是助消化,自古為消食積之要藥,尤長于消肉積。也許是黃貴妃所食山珍海味積住了食,做下的病,小小山楂解除了病痛。明代杰出的醫(yī)藥學家李時珍也曾經(jīng)說過:“煮老雞硬肉,入山楂數(shù)顆即易爛,則其消向積之功,蓋可推矣。
以前雅楠也做過冰糖葫蘆,但每次做到最后,糖越少,越不容易粘在山楂上,怎么辦?那就索性不做糖葫蘆了,改做芝麻糖,在超市買上一小袋熟芝麻,等糖用的差不多,粘不上山楂的時候,就往鍋里放入芝麻,然后攤在大理石板上,過一會兒,糖變硬了,就成了香酥可口的芝麻糖,花生糖也是同理哦~~~
下面看圖說話
山楂500克,冰糖500克,水400克,芝麻130克,竹簽
做法
1)將山楂洗凈
2)然后去枝,剔除山楂殼
3)用竹簽兒把山楂穿好,大理石板子上刷油
4)鍋中放入水和糖,帶糖熬化
5)當糖冒大泡的時候就可以把穿好的串兒在糖里滾一下,讓每個果上都包裹著糖
6)把裹滿糖的糖葫蘆在大理石板上輕拍,拍出糖片
7)然后往剩下的糖中撒上芝麻,拌勻后也倒在石板上,攤平放涼
8)用刀將芝麻糖切塊即可~~
小P
同理也可以放入花生,做花生糖~~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quán)歸 特色小吃培訓班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zhuǎn)載請保留出處!